交互设计|抖音为什么是上滑查看下一个视频

编者导:一个好的产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还注重交互设计。 比如,为什么抖音是“向上滑动观看下一个视频”,探探是“左右滑动”? 本文作者从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去年找工作的时候,作为一个产品新人,每次尝试产品的时候,我都会更加关注产品的设计细节。 总感觉xx的功能体验特别好,xx的界面设计非常合理,xx的详细指导非常场景化,非常贴心。 但很少有人思考产品如何与用户交互,以及交互如何容易被用户理解和使用。 例如:

这种维度思维是以前的产品思维中所缺失的。 最近在设计界面的交互细节时,有些设计是理所当然的。 恭喜。 所以我以后会更加关注这类内容。 本文首先从抖音为何滑坡开始。

01 如果不滑上去怎么办

当我们没有头绪时,我们总是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思考。 为什么要向上滑动查看下一个视频,然后反过来想想,为什么不向上滑动。 不向上滑动怎么切换到下一个视频,还有哪些交互方式可以设计?

抖音流行歌曲_抖音流量少怎么提高流量_抖音feed流

(查理芒格的逆向思维真的很有用!)

那么问题就变成了,有哪些交互设计方法,这些方法相对于向上滑动的手势来处理观看下一个视频的操作行为有哪些优缺点。

在分析交互方式之前,先思考一个问题,交互是为了什么?

我们说产品是一套适合用户使用场景、满足用户在这个场景下的痛点的解决方案。 所以我们是一套解决方案,也是一个工具,但它是一个没有使用说明、也没有工程师来安装的工具。 因此,解决方案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维度就是用户是否能够轻松上手你的工具,是否能够理解。

互联网产品是一种全新的工具,大家都在探索一种符合人性、使用习惯、公众意识的操作标准。 产品和用户是互相培训、互相提高的。 用户的每一次操作都是一个人机交互的过程,告诉你他此刻想做什么,如何向产品寻求帮助。

虽然,最完美的互动是没有互动。 就像你的眼睛一样,你的妈妈会知道你是去厕所还是厨房,你的男朋友会知道你是想喝快乐水还是白开水。 未来的交互也可能足够智能,可以通过眼睛和微动作进行交互。 (不过游戏产品是一个特例,因为真实的交互可以给用户带来参与感,让用户感觉我在参与世界的共建)

我刚才想象的是完美的场景和未来的可能性,但目前,如果用户真的不和你的产品进行交互,你无法确认是否是因为我们的交互设计太完美,无法满足用户想要的或想要。 因为交互太愚蠢了,以至于普通用户都找不到你的功能入口(而后者很有可能),所以我们需要仔细思考每一个交互细节,避免用户因为交互的复杂性而对你的解决方案不满意。

嗯,按照我目前简单的理解,交互设计分为点击行为和手势操作。

1)点击行为

回过头来看,PC时代,我们如何检查下一个? 在瀑布游戏发明之前,大家阅读当前页面,点击页面底部的“下一页”,然后跳转到新页面。 从页面底部返回顶部,等待页面加载,类似下图。

一般情况下,页面默认显示10条内容,如果我们想看100条内容,我们需要点击“下一页”九次,然后进入九个新页面,将目光重新聚焦到我们想要的位置。没见过。

那为什么抖音不采用这种方式,为什么不放上一个和下一个两个按钮呢?

单击查看下一个视频与向下滚动查看下一个视频相比有何优缺点?

因此,在用户能够理解的基础上,滑动的手势操作无论从整体用户体验还是操作难度上都要优于点击“下一页”的交互。

2)手势操作

对于手势操作,这里只讨论单手手机的场景(毕竟大部分能用一只手完成的动作,两只手手机也能完成),只讨论比较常见的单指操作,类似于mac的多指多向复合体。 手势超出范围。

手势操作可以分为左右滑动、上下滑动​​以及稍微复杂一点的用手势绘制相应图形的操作。 这里主要讨论上下左右滑动。

刚才我们讨论了为什么手势操作比屏幕点击更好,但同样是手势操作,为什么不向右滑动查看下一个视频呢? 目前左右滑动主要应用于哪些操作行为? 还有,左右滑动和上下滑动有什么区别?

首先,按照常规的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如果左滑是上一篇,右滑是下一篇,也不难理解和接受。 网易云音乐首页的轮播图和菜单栏设计类似,可以滑动查看下一张和上一张。 因此,如果左右滑动切换到下一个视频,也是一种用户能够理解的交互行为。

网易云音乐首页截图

除了像本例这样在屏幕的某些区域左右滑动之外,还有在整个屏幕上左右滑动的手势操作应用,即滑动切换顶部标签。

看来在当前菜单下,我有一堆属于该菜单下不同类别的卡片。 通过左右滑动,可以切换查看不同的卡片内容,也可以通过点击顶部标签直接定位到对应的卡片,例如:酷狗音乐插画。

抖音feed流_抖音流行歌曲_抖音流量少怎么提高流量

(酷狗音乐app首页截图,功能真的太多了==)

这种认知是在很多产品的教育下逐渐形成的,抖音也是这样处理的。 左右滑动可切换顶部三个标签,同城、关注、推荐。

(除了上面两种左右滑动场景外,一些页面跳转较多的APP,比如淘宝,也会通过左右滑动手势来控制进入下一页和退出当前页面,这里不再展开)

因此,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抖音不需要左右滑动来切换视频了。

02 为什么探探是左右滑动,而抖音是上下滑动

刚才我们只讨论了抖音。 基于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当前内容的丰富程度,我们选择了上下滑动来切换视频,那么探探为什么选择左右滑动呢?

如果说抖音是第一个在大屏上打造沉浸式短视频并可通过下滑切换的产品,那么探探则是第一个通过卡片形式左右滑动与陌生人互动的陌生人交友产品。 既然上下滑动如此友好且易于操作,为什么不向下滚动看看下一个朋友呢?

首先我们说滑动比向左滑动更容易操作,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交互都需要使用滑动。 毕竟上下滑动只能操作一种行为,所以需要对比用户操作的频率和产品本身的定位。

对于抖音来说,观看下一个视频是用户的高频行为,而这类短视频应用希望用户能够尽可能多地消费内容、观看更多视频,因此在产品设计中应该采用最好的交互手势。 发生的用户行为是非常合理的。

但对于探探来说,向下滚动查看更多并不是用户的核心诉求。 用户打开探探是为了找匹配,而不是看探探上有多少小兄弟。 如果他们想看美女照片,我为什么不看看陈伟霆的微博呢? 是的,所以探探其实并不希望用户来消费内容,然后继续向下滚动查看下一个内容。

用户想要的是找到匹配的对象,并快速搭讪并建立关系。

基于这个用户需求,探探需要做的是:

除此之外,提供尽可能少的选项,即喜欢、不喜欢、超级喜欢。

抖音流量少怎么提高流量_抖音feed流_抖音流行歌曲

探探主页截图

我真的很喜欢在某种程度上为会员包装的特殊功能。 对于单个对象来说,其实所有的决定都可以简化为喜欢和不喜欢。

当选择足够少时,决策就会变得容易。

否则,你将不得不思考很长时间才能消除错误的答案。 举个反面例子,如果用户对单个物体的决策分为四个层次,“一见钟情”、“感兴趣并想尝试”、“有点感兴趣但不想接受”主动去追”和“接下来一点兴趣都没有”。

好家伙,光是了解这些类别就很费劲了,还需要思考哪个类别合适。 如果“一见钟情”池子里没有鱼,就继续在“感兴趣并想尝试”池子里做决定,看看是否有一种类型可以勉强达到“一见钟情”类型,所以整个决策过程将会改变。 非常复杂,仅凭照片等有限信息很难支撑如此详细的分类依据。

所以探探想要帮助用户快速决策,重点是速度,只要你选择喜欢不喜欢就行。

刚才我们对比了抖音和探探,一个是上下滑动,一个是左右滑动。 但事实上,根本没有可比性。 在抖音上下滑动是查看上一个和下一个。 严格来说,左滑也是下一张,右滑也是下一张。 因此,用两个互斥的手势来承载用户的两种互斥的态度。 , 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也就是说,用户没有选择上一个操作按钮。

这个要求不是不能实现,而是不会实现。

只有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做出更加谨慎的决定,否则,错过了这个村子,就没有商店了。 通过不给用户尝试、犯错和后退的机会抖音feed流,我们将让用户做出更加审慎的决策,提高决策效率。

如果用向上和向下来表达喜欢和不喜欢,向上滑动看下一张的用户习惯太根深蒂固了,肯定会带来很多其实想看下一张却不知何故选择看的用户。喜欢它并匹配它。 因此,在这种场景下,第一种左右滑动代表用户态度的交互方式是有用且高效的。

03 滑动屏幕时,我们要做什么

讨论完各种交互方法后,我们回到向上滑动屏幕本身的行为。 当我们滑动屏幕时,我们想要做什么。 我们什么时候才会有意识地刷屏呢?

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你对当前屏幕的内容感兴趣,想要更多地了解当前的对象,即追求当前信息的延伸。 比如看长微博的时候,一屏不放下,然后刷屏慢慢往下看。

另一个对当前内容不感兴趣或者已经消费完当前内容,寻找下一个同类型的对象,比如刷朋友圈,向下滚动不是你还想看但你不感兴趣的广告在此广告中并想快速跳过它广告请参阅下一篇文章。

两者实际上是有区别的。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当你在狼人杀游戏中遇到一个可爱的二次元女孩时,你加她微信聊天可能有两个目的。 如果你单身,你可能想进一步了解和追求别人,即当前对象信息的延伸。 如果女孩已经有男朋友了,你可能想问她有没有女朋友抖音feed流,有没有像她一样可爱的女孩? 孩子们,你可以自我介绍认识一下,即追求下一个同类型的对象。

那么如何区分用户刷卡的时候,是想刷当前卡,还是想刷卡切换到下一张卡。

答案是,hhh不区分。

虽然知乎早期严格区分了这两种行为,但查看当前答案后,需要返回上一个列表页面,点击下一个答案,然后进入内页查看详情。

但事实上,无论是相同类型的内容还是不同类型的内容,用户消耗的信息都更多。 屏幕尺寸有限,无法一屏显示当前内容,因此需要用户手动向下滚动,但这张卡始终可读。 内容加载完毕后,选择让用户下拉失败,告诉他这里已经没有内容了,需要退出再找一个,或者立即添加下一个类似的内容,这样用户才能继续无缝消费。 ?

(虽然我没有这个小兄弟的详细资料,但我还是可以给大家介绍更多的小兄弟,相信一定会有你喜欢的。总之,别走,欢迎看其他的~ )

产品选择肯定是后者,也就是现在的瀑布。 内容的无缝衔接,降低了用户观看更多内容的运营成本。 毕竟,消费当前信息的用户也可能对类似信息感兴趣。 产品经理在给用户更流畅的信息消费体验的同时,也提倡更多的多内容消费行为,为产品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

但瀑布也不是万能的,也有,毕竟两种用户需求是混合的,比如喜欢当前的内容和消费后不喜欢当前的内容。

如果用户看到朋友圈里的广告,他想通过滑动来跳过本条内容并查看下一条,但默认展开的评论区那么长,一屏又一屏地滑动,用户显然是对当前信息不感兴趣,你还继续添加更多有关当前信息的内容供对方消费,拍马屁,导致用户最终不再骂人。

如果滑动的两种场景耦合在一起,必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所以,瀑布流能够让用户持续消费的前提,还取决于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不感兴趣的内容所带来的快感。或者说广告的容忍度需要强大的推荐算法~

04 观看下一个视频需要互动吗?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思考完。 我们比较了所有的交互方式,如何看下一个视频,如何观看下一个视频,以及每种交互方式的优缺点。 但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互动才能看到下一个视频吗?

答案是不一定。

比如我们可以在3秒后自动播放下一个视频,就像微博一样。 屏幕上出现了两个视频,上一个和下一个都在这里,整齐,我们也可以像b站一样,首页有两栏视频等待小主人点击。

为什么抖音要求一段内容占据整个屏幕,然后让用户操作才能看到下一个视频? 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

对于大屏交互来说,看不到下一个就意味着不确定和惊喜。 如果双栏 feed 流的下一个视频是 4 比 1,那么向下滚动查看下一个视频就意味着 n 比 1,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不必考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只需要看/不看,不看就继续滑行。

在我之前的推送中,介绍了一家我非常喜欢的南京小餐馆,叫风波庄。 我愿意称之为餐饮界的“抖音”。 因为在这家店,解决了吃饭的一个大问题,点餐。

我们都知道点餐是最困难的事情,点多少,点什么,非常费劲。 当你问旁边的人时,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上菜后,如果你说你的菜不够硬,或者没有汤,或者没有菜,或者太辣,或者太油腻,点菜的人无话可说。 。

(太喜欢风波庄了~强烈推荐大家有机会去尝试一下)

然而,风波庄抛弃了传统的看菜单点菜的方式。 进来的时候服务员不会递给你一张满是推荐菜品的菜单,而是直接按照人数上菜,没有菜单。

只要你坐下来喝口水,就会有人开始给你上菜,但你并没有完全失去选择权,因为每道菜你都可以独立选择保留或拿走,这是一个很大的选择题100 分中的 8 分变成八个问题 2 对 1 是或否问题,整个就餐体验变得轻松高效。

当然,这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推荐算法(阿姨对每个人食量和口味的预估),以及产品本身的质量(菜品的丰富程度和味道)。

所以综上所述,抖音为什么要向上滑动查看下一个视频的设计,我的回答如下:

首先,这样设计的背景是,产品本身是基于对其背后的推荐算法的信心,省去了用户决策,直接进入当前内容的消费阶段,因此用户需要手动切换内容,或者换句话说,用户需要有一个出口来表达是否接受推荐内容,而不是被迫消费所有推荐内容。

根据用户的交互需求,向上滑动的好处是:

#专栏作家#

李涛,微信公众号:柠檬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新人产品经理,专注于产品工作分享和社交/社区跟踪产品思考。

本文原创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基于CC0协议

版权声明:
作者:投稿用户
链接:https://www.xdwlyx.cn/1089.html
来源:网络营销圈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