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被曝“种草笔记”造假,一大波粉丝哭晕在厕所…我们还有更惊人发现
近年来,因众多明星入驻、发布“种草笔记”而走红的小红书,在3.15消费者维权日前夕被举报“刷屏”、“刷屏”、代笔笔记。 对此,小红书于3月14日晚发布声明,表示已关注媒体有关社区刷单金额的报道,已向公安举报此类事件。
小红书官网截图
近年来,互联网平台上刷音量的行为并不少见。 南都此前曾报道过电影评分、视频网站刷卡、粉丝刷票等情况。 近年来,数据造假似乎已经成为互联网圈的一条“潜规则”,而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视频网站等则是这些黑色产业链入侵的重灾区。 相应的,各类刷粉的营销队伍也层出不穷。 一位团队销售人员曾告诉南都记者小红书置顶,只要有“人”的平台,他们就可以使用。
小红书在14日发布的公告中表示,平台专业风控和反作弊团队利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识别欺诈行为。 不过,刷单团队表示,小红书的防作弊机制只对非真实账户起作用。 目前,他们仍然可以利用活跃度较高的真实账户来实现刷单。
1个赞,写作发帖55元
针对小红书刷单行为曝光,南都记者作为买家,调查了几家提供“读书”服务的营销团队。 从他们的报价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常见的点赞、转发、评论服务外,他们还提供刷笔记收藏、刷小视频播放、辅助首页推荐或热度等一系列细节服务。 这些都可以看出团队对小红书的运营规则的熟悉。
如果说以上都是常见、常规的操作,那么关键词排名优化、代笔、发便条则是比较“高端”的服务。
对方表示,以关键词“彩色隐形眼镜”为例,当用户在搜索栏中输入“彩色隐形眼镜”时,客户的注释会优化到前6位,也就是说前6格小红书页面上的瀑布图将会出现客户的备注。
除了精准的搜索排名,流量阅读团队的另一位客服人员向南都记者介绍,如果客户有产品图片和说明点,还可以代写发送“种草”便条。
真实账户可以逃避反作弊机制
南都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上述刷卡量团队均强调目前只能扫描真人账户,非真人软件刷卡量因小红书的管控而暂时取消。
一位客服人员告诉南方都市报记者:“市面上人太多了,小红书最近也被严格管控,真实账户基本没有什么作用。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您创建真实账户……可以小批量的做,每天几十个就可以了。
至于真实账户为何不受反作弊机制的约束,上述客服表示:“真实账户就是一部手机、一个账户、一个IP地址,与软件机不同。这是相当于你的朋友给你点赞,不涉及违规,平常机器上刷了几十万次,不出意外才怪。
对此,小红书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公安已经对诈骗账户立案侦查,诈骗账户的识别逻辑是一套不断变化的算法,但不能透露给公众。”应公安机关要求公开。算法模型。 不过小红书置顶,小红书强调,由于识别算法的更新,无论刷单团队使用什么账户,现在都可能无法使用真实账户刷金额,并表示如果用户接触到类似的刷单金额操作建议向平台汇报。
“刷涂量”、“撒粉量”、
“写笔记”被曝光后
不少粉丝惊慌失措
...
@:担心
去年大部分护肤品、彩妆都是在小红书买的。 是不是假货很多? 我很担心我的脸。
@声沙山下的:很无语,昨天看的笔记,买的粉底,好难过。 。 。
@白胡萝卜
: 我被骗了
@只喜欢暗恋
: 现在上小红书我都不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
@肥宅魏酱
:小红书确实不是以前的小红书了。 确实很难找到认真的推荐。
@她还不到90斤:不敢种草
@我爱豆天下最爱的可爱
: 我不再相信小红书了。 我进去寻找相同的产品。
@杨can04:我刚刚在小红书买了东西,就是这样,我心碎了
南都记者调查中
另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
这些数据造假产业链
除小红书业务外
触角已经到达
抖音、微信、微博、K歌应有尽有
等待热门平台
更直接的自助点餐
刷量业务范围之广令人惊叹
除了上述一对一咨询服务外,南都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了刷卡下单的网站。 网站为自助点餐模式,客服仅为QQ在线客服。 订单菜单栏包括分类、产品、价格、订单号和作品ID。 除了小红书业务外,网站上还有抖音、微信、微博。 、全民K歌等热门平台刷量业务。
南都记者选中“【上信】小红书”的分类选项后,产品栏中出现了真实粉丝、真实双击、直播等8个选项。 选择对应的产品后,价格栏自动生成一个价格范围,下面有详细的操作教程。
“开设子站招募代理商”
违法生产数量已成体系
南都记者在网站上方发现,这样的刷单服务也接受开设分站作为代理。 打开页面显示,分站版本分为50元的大众版和200元的专业版。 专业版代理商可以开发自己的下属代理商。
至于如何盈利,子站的详细介绍中写道:“只要把你的子站域名发给你的用户,让他下订单,一旦下单付款成功,你的账户就可以了。”将会增加您赚取的差价金额。您可以自行设定销售价格。” 所有商品来源均由主站提供,不支持自行列出商品。 整个过程步骤清晰流畅,可见违法生产量已成自成体系。
对于小红书的刷量,南都记者采访的三位小红书用户均表示,由于平台上的促销活动太多,使用小红书的频率有所下降,显得“不够真实”。
小陈(化名)告诉南都记者:“我经常发现突然很多美妆博主都在宣传一款产品,一看就是促销。” 另一位小红书重度用户童童(化名)表示,这几年确实感觉平台上的产品促销多了,所以也希望小红书回归初心,为用户呈现更多好内容。
南方都市报()原创报道
南都记者 徐冰干 实习生 王晨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