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刷单有多凶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消费者Z时代(ID:),是旗下的矩阵账户
站在直播间,带货的直播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美好。
当观众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当数据流量成为衡量主播人气和能力的标准时,直播中收集粉丝数据和销量就成了一门极其热闹的生意。
消费Z时代注意到,电商平台上存在大量程序化程度较高的直播数据产品,标价从1元到10元不等。
只需70元,即可获得100名“机迷”在抖音直播中观看数据,观看时长长达2小时; 在淘宝直播中,120元即可购买1万机迷观看数据;
还有专门组织现场粉丝现场扫描数据的商家。 粉丝进入直播间观看1分钟即可获得50分报酬;
...
“其实,很容易知道你是否检查过数据。 比如某主播的直播观看人数达到了20万,但实际转化进店的人数还不到10人。”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除了通过直播带货带来的观看数据和粉丝数据外,销售数据也未能幸免。 现在有一些不靠谱的MCN机构专门从事商家的“杀人生意”。
据消费Z时代了解,近日,一家独角兽公司联合一位网红主播组织了一场扶贫直播,帮助销售当地农产品等,交易额约45万。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其实际销售额只有10万元,剩下的35万元都是“面子工程”,占销售额的78%。
此外,由于一些小商家对直播带货了解甚少,一些MCN先筹集几十万粉丝主播账号,然后与商家签订直播带货协议,每个产品只收取几百元的费用。 有的小本生意贪图便宜,可以一次性赚大钱;
此外,MCN和网红主播会先刷单,再退款。 对于退款的交易金额,商家也会收取一定的佣金。 他们在大力压低商家产品价格的同时,与商家签订了看似公平的保底销售协议。
然后,MCN雇佣兵和秒拍产品,然后返还最多50%的产品,然后通过其他平台分销剩余的低价产品,仍然收取20%的份额,商家仍然损失很大。结束。
如今,对于大多数商家来说,识别刷单主播并不是最困难的。 更难的是,直播越来越像一款让品牌商“痛并快乐着”的游戏,销量高涨。 成交量背后很多都是赔钱赚钱的秀,刷数据只是锦上添花。
直播带货穿越狂野时代只是时间问题,也必然要经历商家、MCN、主播、平台之间的漫长博弈。
120元买1万个“机迷”:线上20W,10人转进店
“大家好,我是做抖音生意的,我想增加直播的人气和互动,吸引更多的人开小店,开蓝V,加粉丝,点赞,做热门视频。微信:XXX,欢迎调情!” 在抖音和淘宝近500人的主播群体中,不时有人发布类似的广告来吸引新手主播的注意。
不仅如此,在一些微信行业群里,时不时有人发消息,询问有没有人想给淘宝、京东、唯品会等各大商家兼职,收集直播数据。
事实上,在全民直播时代快手直播数据,观众注意力已经成为稀缺资源,当数据流量成为衡量主播受欢迎程度的标准时,刷数据这一灰色地带的生意也变得异常热闹。
消费者Z时代搜索淘宝关键词“直播观看”,发现有大量1元到10元不等的直播数据产品。 据粗略统计,排名靠前的门店每月销量少则几十单,多则五六百单。 这些小店号称提供直播服务,但在介绍栏里却隐晦地写着“直播间里的店藏家”、“粉丝入驻观看”、“申请直播账号代理”、“开通交通引流”等。
消费Z时代作为主播联系了一家淘宝小店的客服,对方表示可以在抖音、淘宝等平台提供直播刷单服务。 “在抖音平台,我们直播100次的价格是43元,淘宝直播1万次的价格是120元。”
当被问及为什么淘宝和抖音的价格差距这么大时,客服表示不方便告知。 不过,对方也透露,他们的刷卡量一般不会被平台检测到,但抖音上的上限是10万。
消费的Z时代发现,各个平台的直播流程已经高度程序化。 另一家小淘宝店的客服向消费者Z时代透露,他们的抖音直播间100次观看70元,只要提供抖音主播的主页链接,在线时长保证2小时。
对方表示,至于抖音平台为何价格更高,是因为抖音对于刷单的打击更加严格。 “所以我们也是有限度的,名额满了就不做了。”
当被问及这些在线观看的粉丝是否是真粉丝时,对方客服明确表示“没有互动”。 直播业务负责人刘亮(化名)向消费者Z时报透露,现在可以通过机器软件完成在线观看和弹幕互动,并且可以使用一些“计数工具”来统计观看人数。在左上角。 、直播关注数、点赞数增加,从而帮助主播提高直播间的人气,从而获得平台更多的推荐。
“一般情况下,买真球迷进去观看会比较贵,每分钟会给你50美分。” 以此计算,真实账户在线2小时费用为60元。 刘良表示,刷单机构一般都会把这些真人拉进微信群。 一旦有刷单需求,他们就会把直播链接发到群里,然后发红包,抢到红包的人会把直播截图发到群里,完成任务。
据刘良介绍,最近出现了一种叫做“群控云控”的新概念,利用平台的漏洞和爬虫购买多部手机,从而不断刷屏增加人气。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内,直播刷数据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刘良说,“其实很容易查出数据是否被刷。比如某主播的直播观看人数达到20万,但实际转化进店的数量还不到10个。”
他解释说,主播之所以要扫直播数据,也是因为流量会有更高的商业价值,会受到品牌方的青睐。
一位淘宝直播顶级MCN机构项目负责人也在知乎表示,其实无论是淘宝直播还是抖音直播,只要平台涉及到广告费,基本都会出现刷数据的情况。 他解释说,品牌客户在做广告时首先看的是数据。 所以这种利益巨大的生意一定有人拼命想办法赚钱。
专攻“杀青”的MCN:聘请水军秒杀,返还50%产品,收取佣金
虽然在业内人士心目中,直播时刷流量数据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业内外很多商家却一知半解,很容易成为一些MCN“欺骗”的对象。
“直播很受欢迎。” 健康护肤品牌创始人曾强,将消费带入Z时代。 现在直播太火了,大家都在追这个潮流。 他们觉得这样做可以赚钱。 然而,小商家对于直播带货这个新鲜事物其实是充满陌生甚至一知半解的。
曾强去年2月底开始运营抖音短视频。 当直播火起来的时候,他就开始了抖音直播业务。 他透露,现在市场上出现了新一波MCN机构。 他们通过批量模板的逻辑来制作视频,以确保他们的每个网红都能产生大量的粉丝。 具体来说,有专门的监控数据,现在流行哪种形式的视频,就让旗下的网红去蹭热度,批量复制。
这样,一些海量复制的主播也能获得一些真正的粉丝,多了几个粉丝后,就能迅速成为拥有几十万甚至几十万粉丝的网红。 “也正是这部分所谓的业内人士快手直播数据,通过低价卖坑、保量协议收割一些小企业,专门残杀年轻人。”
曾强透露,自己有一个做化妆品的朋友,就被这些MCN机构坑了。 一位自称专门做直播服务的业内人士向朋友介绍,公司有很多拥有数十万粉丝的网红可以帮他直播带货,坑位费只要600元。
他的朋友当时觉得费用很便宜,就和对方签了10份订单来试水。 “当时有10个主播在直播时花了两三分钟介绍产品,但最后的产品都没有卖出去。”
这类 MCN 都是为了赚快钱。 曾先生算了一笔账。 如果一个MCN有100个网红账户,每个账户每天接20个订单,每个订单500元,就可以赚1万元,100个账户可以赚100万。
为了赚更多的钱,很多MCN甚至推出了分销模式,通过所谓的代理商找小商家签约,最后与MCN机构分享,积累更多。
赚取坑费仍然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欺骗行为。 商家普遍关心的转化率现在已经成为一些MCN机构的套路。
“我认识几个做直播带货的主播,他们背后的团队会想尽办法压低供应商的价格,但主播每笔订单的佣金保持不变。在直播过程中,团队会雇佣兵,拿走货。” “主播的收入分成不小,但商家却乱了……”企业家王伟(化名)在行业交流群中表示,即使他与商家签订了合同来保证转化率,主播和一些非正式的MCN仍然存在漏洞。
一位研究直播的创业者表示,市场上确实存在这样的MCN或主播。 他们往往向商家保证几万的销售额,并收取20%的佣金,但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就会退还坑费并签订合同。 这时候商家一听往往很容易动心,毕竟转化率有保证。
但签约之后,上述企业家王伟就会出现。 他介绍,“主播会假装直播几分钟,雇人刷单买货回来赚取利润。先赚20%的佣金,之后主播会返还近50元。” %的货物,剩下的货物也是拼命压低商家的价格获得的,所以几乎全部都可以通过社区群等渠道出售。”
在外企工作、从事美妆营销的小雅也告诉媒体,在一些当红网红面前,品牌商有时会显得很软弱。
“有时候那些网红的要求很无理,很多要求品牌无条件无理由退款。更重要的是,商家还必须为退货的交易金额支付佣金。我们遇到过很尴尬的情况。在直播过程中,它帮助了我们。” “我们卖了1000多件产品,但最终退货率高达50%。之所以退货率这么高,说明当时购买的粉丝很多都是雇佣的水手。”
直播换单、刷流量:一档《你好,我没事》秀
事实上,不仅是小网红,就连顶级网红也有订单。
据消费Z时代了解,近日,一家独角兽公司联合一位网红主播组织了一场扶贫直播,帮助销售当地农产品等,交易额约45万。 不过,一位知情人士向消费者Z时代透露,其真实销售额仅为10万元,剩余35万销售额为“面子工程”,占交易额的78%。
去年11月,知名女装店主播雪梨声称双十一预售已破亿元,雪梨单品销售额突破500万元,甚至超越薇娅。
然而,一场直播结束后,由于中控失误,直播并未结束,雪梨等工作人员审核了某款产品的销售情况。 虽然后来雪梨在与网友互动时表示自己不应该被别人牵着走,但被说是“刷单”的是“补单”,他甚至表示这样做是对买家秀的优化等等……,否认其“刷单”行为。
然而,“雪梨刷单”一度登上微博热搜,让网友对火热的网红直播带货提出质疑。
近日,也有网友对主播二路夫妇的直播提出了质疑。 网友称,声称每人限购6单,但记录显示销量为10单10单,甚至产品下架,数据依然可以刷。
不过,对于大多数商家来说,识别刷单的网红主播并不是最困难的。 更难的是,直播越来越像一场让品牌商“痛并快乐着”的游戏。
“找主播直播带货的商家大多都是赔钱的。” 上述企业家曾强解释说,一方面,商家与大网红合作几乎需要支付数万到数十万的坑费。
据悉,罗永浩的坑位费高达60万,李佳琪的23万至42万(视佣金而定),虚拟偶像洛天依的淘宝直播坑位费高达90万。
另一方面,与知名网红主播合作时,直播中的产品一般都是“历史低价”,主播会收取20-30%的分成。
“一套产品的利润都被吃光了。” 曾强解释说,大多数品牌厂商其实去顶级流量主播带货,并不是为了投入和转移的比例,而是为了曝光度。
“品牌商花1000万带货,可能有2000万销售额,加上坑费和分成,很可能会损失500万。相当于品牌商只花了500万,就实现了2000万。”销量、金额和广告效果。” 他算了一笔账,品牌在传统硬播中花费了1000万做广告,这与直播完全不同。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很多人看来,既然都是广告,直播刷刷在线观看人数无非是一场“你好,我没事”的节目。
目前,直播销售仍处于野蛮增长期。 有业内人士认为,各平台一直在打击刷单情况,后期机制肯定会越来越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看到了刷直播的灰色业务的一些机会。 近日,一家数据驱动的短视频KOL交易平台负责人向消费者Z时代透露,其正在搭建一个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主播的实时粉丝数据和流量数据。
正如专业人士所说,不遵守规则的MCN和主播是不会长久的。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