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竞争性分析
对于企业招聘来说,大部分应聘者来自本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企业,尤其是与企业规模、业务性质、产品类型、发展阶段、文化高度相似的企业。 这些企业间的人才通常来来去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才在他们之间穿梭,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那么,如何进行竞品分析呢?
绝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有意无意地为自己的企业树立标杆,以寻找自身发展的方向和动力,追随或逼近行业内的“排头兵”企业,以追赶甚至超越。 吸纳这些标杆企业的人才,是实现这种赶超的有效、便捷的手段。 作为招聘人员,竞争分析是做好招聘的重要基础。 可以快速找到招聘工作的方向和切入点,从而评估赢得人才获取的机会,然后有的放矢。
人才竞争分析的第一步是圈定竞争分析的对象,即分析招收的人才可能来自哪里。 招聘人员可以根据历史招聘信息对公司的员工来源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公司未来三年的业务发展规划来评估公司最需要哪些行业和公司的人才。 例如,一家从事住宅房地产开发的房地产公司竞争分析,过去的人才基本来自于同样从事住宅房地产开发的房地产公司A、B、C。 但由于该公司近年来计划进军商业地产,因此也希望未来的人才来自于商业地产D公司和E公司。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人才竞争分析的需求必须来自于业务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根据业务竞争和发展状况确定人才竞争分析的对象。
1、竞争公司内部渠道
这是获取竞争信息最直接、最快捷、最准确的方式。 所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一般来说,这个渠道可能很难突破,需要较强的网络开发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A、候选人
这个渠道对于招聘人员来说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他们每天可以联系很多候选人。 每个人都是信息源。 只要招聘人员有意识地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他们就可能从中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 当然,大家提供的信息可能是碎片化的信息,需要经过比较、验证、整理、整合,才能成为真正有效、有用的信息。 如果企业在某个阶段需要重点获取某个领域的人才,那么在筛选简历、会见候选人时,需要邀请竞品公司相应领域的人员来应聘,然后精心设计问题和引导,比如花更多的时间了解竞品公司内部业务动态、人才分布等,从而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 在与应聘者交流时,招聘人员可以有意无意地抛出一个“介绍”,比如提到听说竞争对手公司成立了新的部门、成立了新的项目组、或者某位经理升职了(这些信息可能是从网上或者从熟人那里得知的),通常应聘者会借题发挥自己所知道的信息,而招聘人员可以顺藤摸瓜地收集更多信息。 此外,考生填写的《报名登记表》上的“证明人”也是可以使用的渠道。 一般候选人会填写直接上级、同级同事、下属。 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信息。 如果你想挖角公司某个部门的负责人,但苦于没有联系方式,可能更容易获得其下属的信息,然后与下属进行预约,而下属很可能会在《申请登记表》上提供主管的信息。
B、人力资源同事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与行业内其他公司的HR建立良好的关系竞争分析,平时多和他们见面或者寻求对方的帮助。 诀窍就在于利用“三角关系”。 如果你是W公司的HR,想找竞争对手X公司的人才,但又不方便联系X公司的HR,你可以联系同行业Y公司的HR(Y公司的HR对X公司比较了解),了解X公司的情况,或者请他们帮忙联系X公司的HR。如果你认识该行业的多个HR,可以重复使用此方法。 使用时要注意隐藏自己的意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要过多暴露自己的目的,以便其他公司的HR有所防范。
C. 其他竞争公司的内部员工
招聘人员有很多机会接触或联系竞争公司的内部员工,比如以前的同学或已经进入公司的同事,或者是他们在论坛上认识的技术人员。 此外,该公司相当一部分员工来自竞争公司,他们通常与原公司的同事有联系,通过他们可以获得竞争公司的相关信息。 一般来说,招聘人员必须有“培养圈内人”的意识,建立信息获取渠道,获得“立体”的信息渠道支撑网络,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2、行业聚会及论坛
行业性质的聚会和论坛通常是行业专业人士齐聚一堂的时候,也是招聘人员获得人脉的最佳时机。 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招聘人员不应因为不是专业人士而拒绝参加此类聚会或论坛。 他们可以与公司的专业人员一起去。 一方面,他们可以向自己介绍哪些行业专业人士值得了解和推荐,另一方面,他们可以向您解释这些论坛中传达了哪些新的行业趋势和趋势信息。 招聘人员可以收集整理每次行业聚会、论坛中交换的名片,将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添加到人才竞争信息框架中,分析近期可以接触到哪些人才,让信息尽快产生价值。
3.猎头朋友
猎头是对行业人才信息最敏感、捕捉能力最强的职业,而猎头行业最愿意与企业HR成为朋友,愿意为HR提供行业人才信息作为参考,以获得与企业的合作机会,或者增进与企业的关系,深化合作。 因此,招聘人员可以多与猎头公司的顾问交朋友,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尤其是与专注于公司所在行业的猎头建立个人关系,这样当他们有新的行业动态信息时,会主动与招聘人员分享。
4、行业研究分析公司
每个行业都有相应的研究分析公司。 他们长期专注于某个行业的分析,并定期发布研究分析报告。 企业可以定期购买这些行业研究分析报告,以获取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 另外,与调查分析公司内部情况的相关人员建立关系,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你也会不时得到一些时效性较强的有效信息,有利于招聘工作的开展。
5、行业网站、竞品企业官方网站
招聘人员应养成经常浏览行业相关网站和竞品企业官方网站的习惯,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信息,培养行业敏感度,从而捕捉竞品企业动态,了解企业内部情况的外部分析。
招聘人员通过了解行业动态,形成自己对行业的独特理解。 与其他行业人士交流时,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实现信息流动的良性循环。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