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红书发展历史,小红书是怎么做社交电商平台的

但很难说这是一个跨境电商平台。 与每天10万条新品的曝光和总计78亿条的产品内容相比,超过10万的SKU显得有些单薄。 而且,社区运营的一些数据几乎都在小红书创始人曲方的脑子里,随时可以调用。 那么,他们更加关注内容社区业务? “小红书是生活方式的入口。” 曲芳说道。

这是她和毛文超创业之初达成的共识。 “我们不想做一些小而美的事情,跨境电商、垂直电商很容易碰到天花板。” 创业四年来,曲方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崩溃、重建。 所以不给自己设限,公司不被某个标签禁锢,这些对她来说是最重要的。 从社区到电商内容,是小红书的拿手好戏。 该团队知道相对可靠和中立的 UGC 信息是竞争的障碍。 因此,小红书对内容的唯一标准就是“有用”。 业务之初,小红书上的内容主要与出境游相关。 第一篇关于美国的游记是曲芳自己写的。 当时专注出境旅游信息分享的平台不在少数,马蜂窝、穷游、携程都进入了这个领域。

购物信息相比,曲方认为,出行信息的更新频率较低。 “法国旅游指南上总会有埃菲尔铁塔和香榭丽舍大街,但购物信息不一样,你每天可以用不同的口红。” 2013年底,曲方和毛文超来到香港中环的苹果旗舰店,随后在小红书上标注了地址。 “很快就有很多消息,询问不同配置、不同颜色的苹果手机是否还有货。” 曲方是当时最大的。 感觉用户对于购物信息的需求比较强烈。 至于之所以以美妆为切入点,曲方认为是时机所致。 “就像京东从3C开始,然后发展全品类一样,2013年,小红书也面临着美容护肤的大趋势。” 但长期以来,小红书只有一名内容编辑,没有签大V。而明星,没有重度运营承诺给谁流量。

“小红书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发布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而不是自己编辑内容。” 曲芳告诉《中国企业家》。 有了一定的用户基础后,如何完成商业模式的闭环,让创始团队站在了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广告和电商是最常见的两种流量变现方式,但只有电商才能提升用户体验,形成商业闭环。

2014年底,小红书电商业务正式上线。 曲芳对两人的分工是“电商负责赚钱养家,内容负责好看”。 从内容到电商,曲方认为真正的推动者是用户。 App Store下不少用户评价小红书上的产品很好,但买不到。 “用户无法接受种了草却拔不出来的体验。” 曲芳开玩笑道。 在与用户沟通时,很多人的直接反应是“买不到就卸载应用”。 团队判断,需要找到内容以外真正能留住用户的模式。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曲方从未想过小红书会做电子商务。 “我们创业初期,对电商一无所知,团队也没有运营电商的经验。” 敢于尝试是真格基金合伙人兼CEO方爱智对小红书团队印象最深刻的。

2014年中秋节过后,小红书CEO毛文超告诉她,小红书上周末尝试了电商销售,“卖出了近百万”。 方爱芝很兴奋,“小红书做电商是迟早的事,但他们会跑在我们前面。” 真格基金是小红书A、B轮天使投资人,房爱智在决定投资他的同时,也在考察携程前高管承接的一个出境游项目。“显然毛文超的经验不如这个团队。”真格基金决定投资,是看中了毛文超的个人能力。当然,从内容社区到电商的跨度不小,中间难免有很多陷阱。 2014年,由于观看人数太多,后台第一次崩溃,但曲方已经忘记了具体数字,“也许一天的新增用户没有今天那么多。”

2015年10月,谢晓虎加入小红书担任CTO。 在此之前,他在谷歌工作了12年。 他接受的第一份工作是四个月前为“66周年”活动做总结。 当时小红书的技术储备显然跟不上电商的需求,在周年庆典期间推出了闪购。 活动一开始就遭到黑客攻击,一人可抢十本书。 该公司囤积了价值近亿元的货物,但公司却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来处理大量错误订单。 当时,技术团队压力很大。 大家坐在地上哭,不知道该怎么办,但这些“教训”是需要慢慢补上的。 自由成长 曲方认为,小红书作为生活方式门户有着天然的优势。 与其他主要获取用户购物信息的电商平台相比,小红书可以涉及用户互动、收藏、浏览等信息,覆盖的维度更广。

“如果用户专注于发布某些领域的内容,雪球就会越来越大,而如果他们发布的其他内容较少,雪球就不会滚动。” 曲方表示,小红书不会通过人工干预来运营内容,而是捕捉趋势,然后通过产品的手段放大趋势。 但小红书并不局限于美容护肤平台。 在曲方看来,这只是公司某个阶段的策略。 “现在用户在京东购买其他产品的频率肯定高于购买3C的频率。 ”。

小红书CTO谢晓虎 近期,小红书平台上有关健身、本地生活的内容开始增多。 小红书CTO谢晓虎认为,平台的本质是创造一种生活方式,不是购物,而是以内容的形式呈现,向用户推荐感兴趣的东西。 目前,小红书内容最大的问题仍然是题材不够广泛。 “比如,搜索与穿衣搭配相关的话题时,用户仍然不能满意。”

目前,小红书注册用户已超过6000万。 今年新增用户中70%以上是90后,40%以上是95后。 虽然小红书是靠内容和电商两条腿走路,但曲方认为,在两者之间,小红书更注重内容。 “只要用户在这里,住在这里,每天都来,一切皆有可能。” 提高从内容到购物的转化率并不是小红书目前最紧迫的事情,团队也尽量不伤害用户在“浏览内容”的过程中的体验,比如推送强制购物、快闪购物、 “我们失去的是用户首次购买的速度。用户可能会购物半年才第一次下单,但很快就会回来。” 曲芳解释道。 曲芳承认自己“失眼”。 过去,小红书的用户更倾向于分享包包和鞋子。 她判断,下一个趋势将是服装的消费升级,这直接体现在价格的升级上。

但时至今日,曲芳认为“用户仍然有可能背着价值2万元的包,穿价值300元的衣服。” 这件事给她带来最大的触动,就是决定让平台上的内容“自由生长”,而不是“鼓励幼苗生长”。 至于哪些内容能出来,就看内容的质量和用户是否感兴趣。 郄小虎认为,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话题是可以运营的,而数据是这个内容电商平台背后所有决策的基础。 “这个月发宝贝的数量比上个月猛增,我们可以策划一场小红书萌娃大赛,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

小红书还组织了婚纱、宠物、健身、减肥等活动,每次活动都能找到一群民间高手。 小红书后台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用户以购物为主,而不是搜索和购物。 最好的购物场景是“先买后买”。 SKU的拓展是小红书未来的目标。 主要任务。 目前内容端每天曝光的商品数量在7亿到8亿之间,但电商平台的SKU只有15万个。 对于头部产品,小红书将采取自营方式,但对于大量长尾产品,将由第三方运营。 目前,小红书自营销售的产品仅有1万种左右,其余均由品牌商家结算。

此外,小红书还拥有郑州、深圳两个仓库,上海一个一般贸易仓库,香港一个海外仓库,以及美国、韩国等地的中转仓库。 为了提高电商效率,小红书在增加热门产品覆盖的同时,建立了SKU淘汰系统,主要针对一些转化率较低的产品,“比如冷色系的口红,通常这些产品相关备注较少”,而且笔记的互动指数也比较低。” 曲芳解释道,放弃小而美的曲芳和团队正在准备一件事,邀请品牌商入驻小红书平台运营内容。长期以来,小红书在内容和电子商务方面都没有与品牌商合作。 “邀请品牌入驻,是希望内容能够多元化。”她并不认为品牌的声音与这个想法背道而驰,“比如关于保健品的知识小红书后台,用户更喜欢看官方、权威的内容。”但小红书却遇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尴尬的境地。

很多大品牌对于开网店的决定都非常谨慎小红书后台,内部的决策过程也很漫长。 有的只选择小红书和天猫两个平台。 他们报道称,一旦产品上架小红书,天猫店的流量就会增加。 从理论上讲,两个不同的平台很难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但其背后的原因并不难理解。 小红书活跃着一批年轻用户和买家,口碑非常好。 他们将扩大自己的偏好和选择。 但最终通过天猫下单也从侧面说明,小红书并没有让用户的购买意愿不够强烈。 “有时候这也是一种选择,是选择先让他们成为平台的用户,逐渐产生购买,还是直接在小红书上下单。” 曲芳坦言,现在小红书在对外的解释上强调电商的痕迹越来越弱。 她进一步解释,这并不意味着小红书不做或弱化电商。

相反,电子商务现在是他们唯一的变现模式,整个公司的收入都依赖于电子商务业务。 但曲方坦言,如果只做电商运营,机会可能不仅仅属于小红书。 比如,如果放在跨境、垂直电商的坐标系中,小红书不仅面临天猫国际、京东等巨头的碾压。 进攻。 “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位为跨境电商,我们每天都会优化跨境电商保税仓的效率;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位为垂直电商,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做大、做大。”美丽更坚强。”

曲方认为,团队从一开始就决定不做小而美的事情,“小红书是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入口,这样我们就不会纠结美妆是否够浓。” 曲方欣慰的是,2017年小红书新增用户中有近一半是1995年以后出生的,这些用户的购买力在不断增强。 抓住了这个最年轻的群体,很大程度上就等于抓住了未来。 如何帮助这些用户在小红书完成购买心态的形成,是她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例如,小红书平台已经有很多关于服装搭配的内容,但年轻女孩可能仍然不想通过小红书学习如何穿衣搭配。

曲方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小红书内容不够丰富,这是根本问题。 单独的解决方案也是不够的。 其次,虽然新增的95后用户更倾向于使用衣服和搭配,但在他们心目中小红书等于时尚的观念尚未完全确立。

版权声明:
作者:投稿用户
链接:https://www.xdwlyx.cn/971.html
来源:网络营销圈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